本報記者 王彬
   國慶長假的泉城,秋高氣爽。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期,久違的清爽天氣,休息、出游、聚會……城裡的人們好不輕鬆。
  10月6日一大早,市委書記王敏一行趕往濟陽縣,看望特困村的群眾。清早的村莊一片靜寂,高高低低的屋頂上,黃澄澄的玉米棒子映入眼帘。秋收的喜悅掛在臉上,鄉親們的心裡卻有道不出的滋味。
  百餘里的路程,市區和鄉村,截然不同的兩派景象。
  垛石鎮柳家村是個有338人的小村莊,距離鎮政府駐地7.5公里。村裡的道路坑窪難行,到村的自來水入戶率極低。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傳統種植,2013年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只有4000元;
  曲堤鎮白家村距離鎮政府駐地只有4.5公里,仁風鎮平家村距離鎮政府駐地只有2公里,濟陽街道董家村距離縣城只有4公里……7個貧困村,離著現代化的生活只有幾公里的距離,可群眾的生活卻和幾公里之外的城鎮相差甚大;
  65歲的柳家村村民李元清住在低矮的危房裡。老李患有糖尿病,51歲的妻子也有高血壓、頸椎病,老兩口一年的收入不足5000元,多數要花在看病上;
 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,讓43歲的仁風鎮張染村村民王協虎陷入了困境。由於股骨頭壞死,作為家裡主要勞力的他再也乾不了重體力活,父親患有老年痴獃症,家裡的重擔幾乎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,種地的收入只能維持生計;十幾年前結婚時蓋起的大瓦房在村裡仍算氣派,可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卻讓這個家庭有些喘不過氣來;
  ……距離很近,仿佛又很遠。一路走來,7個貧困村每個村距離縣、鎮政府駐地都只有幾公里的路程,可這幾公里卻幾乎隔斷了村裡通往小康的道路。7個貧困村,都沒有集體收入,村年人均純收入最高的只有4900元,最低的只有3100元,要達到全市平均數13247.6元還有很大差距。補上差距,既需要村裡的努力,也需要黨委、政府的扶持。
  距離很近,其實就在眼前。從市區到濟陽的貧困村,百餘里的距離只有一兩個小時的車程;家庭困難的鄉親們,坐在家裡就能和市委書記拉家常、談心聲。今年,全市鄉村扶貧解困工作啟動,“第一書記”和駐村工作組成員帶著市委、市政府的囑托,來到特困村,幫助村裡修路、帶領村民致富,讓他們再次燃起了共奔小康的希望。
  相隔的道路,隔的不只是路,還有政策和思路;相連的路,也不能只靠修路,還有心與心的相連。
  下午3時許,汽車從顛簸的鄉間小路回到寬敞的馬路上,腦海中再次閃現出道別時的情景:年近七旬的任傳庭老人站在石榴樹下向我們揮手,飽滿的石榴火紅可愛,翠綠的枝葉隨風婆娑起舞……  (原標題:相隔的道路相連的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p16epeyq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